最会玩的鬼才,中国语言学之父:赵元任
1 min read他会33种汉语方言,还精通英、德、法、日、俄国、等多种外语。与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并称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曾在清华大学教数学、物理学,但最终却选择将语言学作为终身职业。
民国时期的大家,身上大都散发着“清冷”的气息,让人可望不可及。
但这位语言学大家不一样,因为会说33种方言,甚至比本地人说得还要好,走到哪赵元任都被人当做“老乡”。
1920年,英国哲学家罗素来中国办巡回演讲,赵元任担任翻译。每到一个地方,赵元任就用当地的方言来翻译,让人感到非常亲切,罗素的演讲内容广泛,绝不是一般海归(专题)学子能够胜任,赵元任却游刃有余。再加上他知识渊博,口齿清晰,罗素的讲学效果非常好。而同期来中国讲学的美国教育学家杜威,因为错失了赵元任这么优秀的翻译,讲学效果就差了一截。
除了汉语方言,赵元任的外语也玩的很溜。二战后他去巴黎参加会议。在车站,他对行李员说巴黎土話,对方听了还以为他是土生土长的巴黎人。
有专门研究语言学的学者称,赵元任掌握语言的能力非常惊人,因为他能迅速地穿透一种语言的声韵调系统,总结出一种方言乃至一种外语的规律。
这种语言天赋,早在赵元任儿时就已展现的淋漓尽致了。1892年,赵元任出生于天津,从小就特别爱学人说话。随父亲因公迁徙期间,他学会了北京话和保定话。从姨妈那里学会常熟话,从伯母那儿又学会了福州话。
1907年,15岁的赵元任考入了南京江南高等学堂,一次同桌吃饭的客人来自全国各地,他当即用8种方言与同桌的人交谈。
毕业后,赵元任参加了清政府的留美庚款生考试,并且一举中榜获得第二名,和他一起考取的还有胡适、竺可桢,但胡适也才第55名。8月,赵元任赴美,就读于美国康奈尔大学,保持了该大学数学平均成绩的最高纪录,从数学系毕业后又考入哈佛大学主修哲学。而正是在哈佛,赵元任发现自己对于语言的兴趣越来越浓厚,还坚持修习了音乐,学习作曲。
那时,留学生(专题)中的赵元任极有个性,即使在路上遇见熟人也心不在焉。不修边幅,衣服从来都是皱巴巴的,皮鞋也不擦,大家都说,当时的美国东海岸有一批奇人,其中就有赵元任。但即便如此,胡适依旧极为欣赏赵元任:“每与人平(评)论留美人物,辄常推常州赵君元任为第一。其人深思好学,心细密而行笃实,和蔼可亲,以学以行,两无其儔,他日所成,未可限量也。”
在美国,赵元任一待就是10年,但1920年,赵元任说什么也要回国:解除娃娃亲。这次回国,他不仅认识了后来的妻子杨步伟,还确定了他终身的事业。
赵元任与杨步伟相识于饭桌,也成婚于饭桌。赵元任的幽默与健谈给杨步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杨步伟不俗的气质也让赵元任为之倾心,两人还有个共同点:厌倦一切繁文陋俗,反对包办婚姻。婚姻大事也只是让宴请的胡适和朱征帮忙签字证婚了事。
婚后,赵元任和杨步伟一同回到美国。但不久便收到张彭春的来信,要赵元任回清华任教。后来,赵元任的老师霍金老先生对于这件事仍旧耿耿于怀,认为赵元任没能去哲学系任教太可惜。1924年秋天,赵元任回到清华园,主要教授语言学课程。
即使天赋凛然,赵元任不论备课还是语种调查时,从来都是“卯足了劲”,对待学术十分严谨。
1927年,赵元任到江苏一带进行吴语调查,经镇江、丹阳、无锡,每站下车,再乘小火轮到宜兴、溧阳,又转回到无锡等地,冒着严寒,辗转往复,深入群众,多访广纳,记录了大量的当地方言。3个月后回到北京,他把调查的材料写成一本《现代吴语研究》,他也成了中国第一位用科学方法做方言和方音调查的学者。
在出版此书时,语音符号采用国际音标,印刷厂没有字模,他和助手就自己用手写,画成表格影印,每天工作在10小时以上。这本书出版后,为研究吴语和方言作出极为珍贵的贡献,赵元任也成为我国方言调查的鼻祖。
除了方言,赵元任还研究国语拼音。他经常参与国语罗马字拼音方案的讨论和商议。他提出了拼音化的国语罗马字系统,1928年这种系统正式被政府所采用。他编写的教材、录制的唱片都成了国语教学的范式。
北京大学教授、前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主任罗常培先生曾作过这样的评价:
“他的学问的基础是数学、物理学和数理逻辑,可是他于语言学的贡献特别大。近三十年来,科学的中国语言研究可以说由他才奠定了基石,因此年轻一辈都管他叫’中国语言学之父’(father or Chinese philology)。” 他奠定了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基础,也为制订汉语拼音方案奠定了语言学基础。
比天才更高级的称谓,是“全才”。文艺复兴时期的“全才”当属达?芬奇。赵元任也有着文艺复兴时期学者的风骨,却把语言学作为终身的主要职业。在国学院“四大导师”里,赵元任是最年轻的。
但这并不妨碍他把音乐”玩“的风生水起。
母亲唱昆曲,父亲擅笛,赵元任从小受到良好的音乐熏陶。祖父做知州时,赵元任常在衙门看升堂审案,犯人被打板子,他看着衙役们计数,节拍倒也数得清楚。
他一生创作出10首音乐作品,他为同时代的诗人谱曲:刘半农《教我如何不想他》,徐志摩《海韵》,刘大白《卖布谣》,胡适《他》,陶行知《小先生歌》,施谊《西洋境歌》。
來源 :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