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教授希望中國不要培養假中醫

1 min read

德國教授:希望中國不要培養假中醫

德國教授 | 中國 | 中醫

波克特,一位謙和友善、年逾古稀的德國老人,一位受人尊敬的漢學家。他給自己起了個中國名字:滿晰駁,取意為「以飽滿的責任感反駁西方明晰科學的不足」。

他曾任德國慕尼黑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在歐洲,他不仅是著名漢學家,而且是一位中醫學家。他的名片上印著:「德國慕尼黑大學漢學、中醫理論基礎教授」,「中國中醫科學院、國際中醫規範辭典執行主編」。

他精通德文、法文、英文、拉丁文以及俄語等,中國話講得相當不錯。他的藏書甚豐,收藏的中文書籍有近萬冊。四書五經,老子、孟子,唐詩宋詞,紅樓、水滸,以至平妖傳,大同書無不研讀。他讀更多的,還是包括《黃帝內經》、《本草綱目》在內的諸多中醫典藉及現代中醫著作。

他的《中醫基礎理論》一書,風靡歐美,被譯成多種文字,並多次出版。他在德國慕尼里創辦過「國際中醫社團」,開展專題研究,並多次在世界各地舉辦學習班、報告會、學術交流會。數十年裡,矢志努力,耕耘不懈。

在一次專訪中,他談到了這樣幾個問題:

1、希望中國不要培養假中醫

波克特:德國是使用植物藥最多的歐盟國家,佔領了歐洲草藥市場的70左右。據調查,58的德國人服用天然藥物,85的德國人認為天然藥物有效,毒性低。可是現在到德國和其他歐美國家的中醫師,大多數水平不高。有的人到中國進修中醫幾年甚至幾個月就開中醫診所,真正能用中醫理論和方法診病治病的中醫師不多,許多中醫師不會望聞問切。他們其實是假中醫。

中醫是一門科學,希望中國要嚴格掌握培養標準,不要培養這樣的假中醫,這對中醫在世界的傳播影響很不好。真正好的中藥也不容易買到,有些還是從其他國家進口的,藥效得不到保證,這很影響中醫藥在國外的聲譽。

2、中醫是成熟的科學

波克特:國外是有許多人認為中醫不科學。奇怪的是,居然也有許多中國的中醫們對中醫的科學性表示懷疑。我在世界許多地方講演,我一再強調中醫是一門成熟的科學。這是我幾十年研究而得出的結論。

什麼叫科學?在我看來,科學必須符合以下三條標準:

一、以正面經驗為基礎。 「正面經驗」是針對確鑿的事實而取得的實際效果。正面的事實與主觀的臆測是相對立的,離開了事實,科學便失去了形成的必要條件。所以「正面經驗」,是經驗的事實資料的積累,能夠重複和驗證的。

二、陳述的單一性。即在一定的上下文意中,具體名詞術語的含義是單一的。所陳述的內容都是有一致規定的,並排除其他含義,那怕是稍微相似的含義。

三、經驗資料的嚴格、合理的綜合。 「嚴格的」,是指不是任意的、含糊的和近似的;「合理的綜合」,是指從收集到的經驗資料中建立起合乎邏輯的聯繫。這種合乎邏輯的聯繫,就是這個學科的理論體系。這個理論體系,能使人們對未來事物迅速做出有把握的靈活推斷,並使原有的結果再度產生。

按照這三條標準,可大致將二十世紀的各種科學分為精密科學、原始科學和偽科學。少數學科屬於精密科學,如物理、化學、天文學幾乎完全符合三條標準,是精密科學。多數學科只符合第一條,可稱為原始科學。離開了取得正面經驗的確鑿事實,則應稱為偽科學。

在現代醫學(西醫)中,絕大多數是原始科學的知識,只有一小部分是精密科學,其中還有較大的偽科學的成份。與此相反,中醫除了還有一部份是原始科學和偽科學的殘餘外,就絕大部分或者主體而言,應當稱得上是精密科學。

《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傷寒雜病論》等等中國古代醫書的傳世,表明中國在兩千多年前就已經形成了一套較完整的中醫理論體系,而且很早就有自己的藥物學專著,確立了中醫學辨證施治的理論體係與治療原則。

我的好朋友、香港浸會大學中醫學院教授李致重先生在他的《中醫復興論》裡說:中醫學以陰陽五行學說為方法論,以證候為研究對象,形成了以藏象經絡、病因機理為核心,包括診法、治則及方劑、藥物理論在內的獨特、完整的理論體系。

中醫認為人是一個有機整體,臟腑經絡、四肢百骸都是相互聯繫,相互影響。中醫認為人體與自然界也是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中醫辨證論治所形成的診治疾病的基本法則,是中醫最突出的特色,也是西醫不可替代的獨特優勢。這些結論性的觀點,我完全認同。

中醫是一種內容最豐富、最有條理、最有效的一種醫學科學。而西醫學的發展只有幾百年的歷史,大踏步發展只有幾十年。應當看到,它是藉助物理學、化學的方法和理論,作為自身使用的技術才發展起來的,事實上它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藥理學基礎。

從根本上說,西醫學還只是一種典型的生物醫學或動物醫學,還遠沒有發展到真正意義上的人類醫學。它將針對老鼠的實驗結果應用於人類。須知,人類與老鼠畢竟有天壤之別啊。當然,西醫在物理、化學方法基礎上發展的醫療技術是很可貴的,但技術與科學是兩回事。

西方醫學已進入方法學的死胡同,它不能像中醫那樣對個體機能失調作出精確的、特異的判斷,並進行治療。西醫盲目用藥的現像很普遍,動不動就用抗生素、激素,經常服用很容易造成藥物依賴,破壞人體自身的免疫力。抗生素、激素的濫用,使高血壓、心髒病、血栓等等病症隨處可見。

我開始是學西醫的,而且在慕尼黑大學醫學系當過老師,也有行醫資格。如果不了解西醫,我就沒有資格批評西醫。當然,我決不是說西醫一無是處,這裡我是從科學與技術的比較上講的。從長遠來看,中醫應該比西醫有更廣闊的前景。因此,中醫藥學不僅是中國的驕傲,也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

3、中國把自己的寶貝當垃圾丟掉了

波克特:最大的問題是中國自己把自己的寶貝當作垃圾忽視甚至丟掉了。這是令人十分痛心的。

中醫藥在中國受到國家有關部門的重視,但是對中醫學的科學原理認識不夠。就像剛才講的:居然也有許多中國的中醫們對中醫的科學性表示懷疑,這是問題的實質。中國至今沒有為確定其科學傳統地位而進行認識論的研究和合理的科學探討,沒有從全人類福祉出發給予人道主義的關注。

近一百年來,許多人固執的相信用西醫的方法可認發掘和提高中醫,這樣做的結果,使中醫受到的是教條式的輕視和文化摧殘。中國的有關主管部門和許多醫生,表現出不可理喻的民族虛無主義,不承認自己民族醫學的科學性,不認真評價並確定中醫的價值,一味追求時髦,用西醫的標準和術語改造中醫,扼殺中醫。

可悲的是,當前這種狀況還在繼續惡性循環:在中國,雖然有「中西醫並重」的行政規定,但在醫療的事實上,中醫不能和西醫享有同等的學術地位。專門研究中醫的機構少,經費少,更危險的是研究方法的偏謬。研究人員沒能對中醫基本的方法論和認識論進行深入的研究,不能用深刻而又令人信服的論據去證實中醫藥的科學特點。

在中國,對中醫的歧視處處可見。中國的西醫師有157萬人,中醫師只有27萬。在綜合醫院中,中西醫的比例約為1:9甚至5:95。更奇怪的是,在中醫研究機構和中醫學院也存在這個問題,中醫院中,病歷90%是用西醫診斷學和病理學的術語寫的,能用傳統的中醫學理論和方法來診病和開方的,一種說法是不到一萬人,而且這些人年事已高。果真這樣,那就悲慘了!

種種跡象表明,中醫正在不斷走下坡路,走向衰落。這種傾向如不迅速而有力地加以扭轉,這個曾在理論上、實踐上達到最成熟、最有效的水平的醫學,將成為過時的東西。這不但對中國人民是不負責任的,而且對世界人民也是不負責任的。因為中醫的衰敗不僅是醫學上的問題,也是一個嚴竣的社會問題,會給一個國家的經濟帶來很大的影響。

美國2003年的衛生醫療費用是1.5萬億美元,這個數字相當於中國2004年的國民生產總值。中國13億人,如果沒有中醫,誰能支付起那麼高的醫療費用呢?到過歐美的人就會知道,歐美的醫療效果並不一定好,許多病的治療上並不滿意。不然,怎麼會有那麼多人跑到歐美做中醫呢?中國要保證老百姓的醫療,當然更不能缺少中醫。

(責編:小明)

– See more at: http://www.ntdtv.com/xtr/b5/2015/08/16/a1143732.html#sthash.LFkimWML.dpuf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 Newsphere by AF the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