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外国人永居管理条例”引轩然大波
1 min read
DONGGUAN, CHINA - FEBRUARY 2, 2019: Ahmed Dahir Mohamud, a Somali businessman living as a refugee in China since 2008, walks down the street near his apartment on February 2, 2019 in Dongguan, China. Mahamud studied in Beijing in the early 1980s and later returned to request asylum when war broke out in Somalia. He works informally as a translator for African traders doing business in Guangzhou because he is fluent in Chinese. According to the United Nations High Commissioner for Refugees, there are approximately 100 Somali refugees and asylum seekers registered in China. Most Somali refugees in China live in Guangzhou -- a city in Guangdong Province that has become a hub for African business in China. Once asylum seekers are granted refugee status by the United Nations, they can request resettlement to another country. A large number of China’s Somali refugees are slotted for resettlement to the United States but many have been waiting years for approval. Although China signed the 1951 Refugee Convention, the government does not have a procedure for determining refugee status. As a result, refugees and asylum seekers are subject to national immigration laws. Refugees are not entitled to residency and not legally allowed to work while awaiting resettlement. According to the World Bank, as of 2017 there were 320,699 refugees registered in China. Around one percent of the world’s refugees are resettled every year. (Photo by Betsy Joles/ Getty Images)

【大纪元2020年03月02日讯】(大纪元记者凌云,骆亚报导)近日,大家普遍对新冠疫情的关注之外,另一个“外国人永久居住管理条件”的话题在社交媒体引起轩然大波,短短几天阅读量就达超过十亿,反弹声浪不断。
中共司法部2月27日开始对《外国人永久居管理条例》立法公开征求意见,意见征集期至3月27日。条例共有六章,其中第二章全部十条内容都在列举允许申请的条件,从工作内容到婚姻状态,不一而足。
事实上,中共早在2004年开始已有《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审批管理办法》出台。这次提出新条例,据司法部通知指出,是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保障取得永久居留资格外国人的合法权益。
没想到消息出来后,立刻在中国网上引起一片反弹,截至3月1日下午两点半,司法部原贴文下方已经有3万条留言,但大部分留言却并不显示。有网友表示:明明是征求意见稿,却关闭了评论,这让人民如何发表意见?

网民普遍认为对外国人的永久居住条件过于宽松,多项要求缺少详尽的解释,大有漏洞可钻。其中争议最大的是第十九条,“外国人因其他正当理由需要在中国境内永久居留的,可以申请永久居留资格”。有网友质问,“难道不是全世界人随便来的意思吗?”
尽管中共官媒《人民日报》海外网发文称,条例一早就有,新条例只是对现有外国人管理体系改良优化,对于申请条件的要求其实并没有根本变化。
不过大陆网友并不买账。许多人认为中国不是移民国家,当中不乏一些持民族主义观点的网民:“我不想看到几百年后在华夏的大地上出现美国那样的各色人种的杂居情况,我希望中国大地上永远是纯粹的黄皮肤黑眼睛黑头发的中国人。”
提出外国人永久居留权的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也成为网民讨伐的对象。网友还翻出他早期的言论,杨宜勇针对中国的劳动力不足等现况提出“中华民族复兴可能需要外国人来完成”的观点,甚至鼓励中国女大学生和留学生联姻

这令网友联想起山大的学伴制,有分析指,相信未来不久中华大地将成为非洲人的又一故乡。还有人引述法国的现状做警示,指法国曾经是100%的白人国家。但现在黑人和穆斯林的比例大幅攀升,社会问题频发。
去年山东大学实行留学生学伴制度:“1个留学生配3个学伴,学伴以女生为主”,被媒体曝光后引发轩然大波。
近年非洲等来自中共盟友国家的留学生大幅增多。这些学生不仅容易入学,更可获全额奖学金(包括学费、住宿费、生活费及综合医疗保险),同中国本土大学生的待遇相比,可谓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不少人更担忧新的条例给予外国人较大权利,而不要求其履行与中国公民相同的义务。 尤其是过去几十年来,外国人在中国长期享有“超国民待遇”,已经令许多中国民众不满。
有网友留言:“与其说是网民的讨论,不如说是网民的担忧。即便在目前没有永久居留的条件下,我们已经看到:
福州市的非洲留学生骑电动车载客被交警拦下,在推搡交警之后被福州交警从轻处分。
南京地铁执法人员“选择性执法”,只罚中国人不罚外国人。
北京大学医学部录取汉语水平不达标的菲律宾留学生,奖学金高达40万元。”
也不一些人担心这个条例最主要的目的不是为了引入外国人,而是方便二代三代们或其他人员来中国转移资产。
有文章表示:“一些贪官或者资本大鳄,在积攒了足够多的财富以后,让自己的子女移民国外,然后再取得中国的“外国人永久居留证”,这样一来,在国内收敛的财富就轻而易举的转移出去,而最后买单的就是我们所有国人。”

还有网友担心,外国人涌入会让中国的就业市场更加恶化,占中中国的社会福利:“中国自己的劳动力都还没有解决,引进外国的劳动力,那我们本国的大学生怎么办?”
更多网友担忧:
我怕中国的女孩太阳一落就不再敢出门。
我怕国内资本借着公益的幌子流入海外。
我怕连中文都不会说的人在祖国大地享受着超越中国普通公民的社会福利。
我怕中国的空气中弥漫大麻的味道。
我怕孩子们十几年的寒窗苦读比不过一副异国面庞。
我怕原本属于计划生育杀死的千万孩童的位置被鸠占鹊巢。
我怕祖祖辈辈艰苦奋斗的成果变成对洋爷爷的供养。
我怕几千年的中华文明被疯狂涌入的外来人口彻底稀释。
我怕若干年后其他肤色面孔的人都操着蹩脚汉语说他是中国人。
针对这个条例的出台背景,大陆独立媒体评论人吴特接受大纪元采访表示,网民普遍担心大量低端移民涌入,造成治安问题和本国人就业问题,加剧外国人在华的超国民待遇。他个人觉得,中共当局可能是想引进外国廉价劳动力来应对人口老龄化危机,还有就是借此机会拉拢一带一路沿线的亚非拉国家。
他还表示,这次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粉红们对此的反应也很大。“中共一直搞民族主义宣传,结果现在被民族主义情绪反噬了。除了上面我说的那些担心,有的人其实确实是歧视黑人和穆斯林。中共媒体对西方国家存在的难民问题的重点报道甚至夸大报道,导致粉红们在涉及移民的问题上异常敏感。”
责任编辑: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