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秦国立下大功的商鞅为何被杀死?
1 min read商鞅(约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卫国人,卫国国君的后裔,姬姓公孙氏,故又称卫鞅、公孙鞅。后因在河西之战中立功获封商于十五邑,号为商君,故称之为商鞅。商鞅通过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史称“商鞅变法”。商鞅在秦国实施的变法最为全面、最为彻底也最为成功,但因触动了秦国宗室贵族集团的利益而为自己的悲剧命运埋下了伏笔。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逝世,其子嬴驷,也就是秦惠文王继位。同年,秦惠文王当太子时的老师公子虔诬陷商鞅谋反,秦惠王下令逮捕商鞅。商鞅被迫潜回封邑商,发动邑兵自保并攻打郑县(今陕西省华县)。秦惠文君派兵攻打,结果商鞅失败战亡。其尸身被带回咸阳,处以车裂后示众。商鞅虽然被害,但新法并未被废除。
作为一个改革者、政治家,商鞅对秦国的强大,可谓功不可没。商鞅变法的效果极其明显,《战国策》称赞商鞅变法的效果:“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强大,诸侯畏惧”。商鞅变法使一个落后的弱小的秦国,变为一个强国。为秦后来统一中国奠定了政治、经济、军事基础。
立下了如此不世之功的商鞅也难逃被杀的宿命。这也是自古改革者特别是法家改革者的宿命。
法家以法管事,以律治国,严刑峻法,杀人无数,怨恨自然就多。改革常常在一个志在图强的国王支持下进行,必然触动、牺牲贵族集团的既得利益,也必然遭至怨恨。而任何一个国君都不会长生不老,一旦倒台和驾崩,那些原来被牺牲了利益的集团占了上风就要反攻倒算。失去靠山的改革者往往就会人头落地,死了的甚至也会被掘墓鞭尸。
司马迁在《史记商君传》中对商鞅只做出六个字的负面评价:“天资刻薄少恩”。依司马迁的意思,商鞅死于性格。意思是他为人刻薄少恩,不讲人情,没有朋友,没有人性,所以弄得天怒人怨,一生背负恶名,只有死路一条。当时有一个叫赵良的人也曾指出商鞅“刑黥太子之师傅,残伤民以骏刑,是积怨蓄祸也”,劝他早作退路,以避杀身之祸,商鞅并未理睬。
商鞅的悲惨结局确实与他的刻薄寡恩的性格有关。商鞅曾经毫不顾忌当年太子如今的国君秦惠文王的面子,对太子师傅用刑,这只是一个潜在原因,并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他的改革变法触动了秦国宗室贵族集团的利益,商鞅已成为王权与贵族利益冲突的焦点。
在商鞅的改革中,王权得到加强,贵族遭到削弱,贵族们不敢对王权发出不满,但要把这种不满发泄在始作俑者商鞅身上。商鞅成为贵族的众矢之的,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所以,新国君秦惠文王刚刚即位,公子虔之徒就诬告商鞅谋反。
商鞅变法的一个核心内容是集权,削弱原来宗室贵族的权力,强化王权,是有利于国君的君权的。秦孝公一死,秦惠文王仍坐享改革的利益,所以不会废除新法。但商鞅与宗室贵族集团已经成为一对非常尖锐的矛盾,在秦惠文王看来,商鞅变法的成果已显,改革已经走上了正轨,维持即可。为了平息矛盾,安抚宗室贵族,商鞅本人必须去死就成为唯一选项。况且,商鞅是先王任用的老臣,新王杀他也不会有什么内疚感。
因此,即使商鞅不是一个刻薄寡恩者,哪怕他是一个品德完美的圣人,在当时王权与贵族利益冲突的背景下,他
也不得不死。
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