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丹:如此愛心能在印度傳遞的關鍵

1 min read

這兩天,一位印度姑娘向窮人施捨食物的暖心故事被登載在媒體上,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她的名字叫Minu Pauline,是一家餐廳的女老闆。一天夜裡,她無意中看到一位飢餓不已的貧苦女人在垃圾箱裡翻找食物,心中充滿了憐憫與同情。然而,讓她感到更難過的是,「自己的店裡每天其實都剩下很多食物,但卻沒辦法把這些食物派發給像這個女人一樣的流浪者和窮人」。想來想去,她終於發現,只要在餐廳門口擺放一個冰箱,然後把剩的食物放進去,就可以讓那些買不起食物的窮人自己來取。這個辦法既能「最大限度的利用食物」,也能「讓這些人有尊嚴的獲得食物」。

從Pauline的想法中,我們不難看出,她不僅有施捨食物的「愛心」,也有時刻為他人考慮、顧及他人感受的「用心」。哪怕這些人只是一無所有、要靠施捨來維生的窮苦人。一台冰箱就這樣承載著Pauline的愛心和善舉,向需要冷藏在其中的食物的人群提供著雪中送炭一般的幫助。值得一提的是,這份愛心的力量不僅能夠溫暖人心,甚至可以傳遞給無數個深受其感染、也同樣擁有一顆善心的好人。

於是,後來的故事也就不難預見了,很多人居然還特意去買新鮮的食物放進冰箱。儘管Pauline表示,她並不鼓勵人們直接去購買食物,而是希望大家可以把他們早就買好的、但吃不完的食物放到這個冰箱而不是垃圾桶里;然而,從那些接踵而至、不斷往冰箱裡放食物的人群中,我們仍然看到,每個人的心中似乎都有一顆愛的火種,它能被別人點燃,也能去點燃更多的人。既然大家能花錢買食物,相信將吃剩的食物放進去也並非難事。

這個發生在印度的故事給不少人帶來了震撼與感動,但同時,也給一些中國人帶來了感慨與反思。在網上,大家似乎都給出了這樣的評論,「天朝效仿不了,以占便宜著稱的大媽們會第一時間把冰箱裡的東西帶回家」,「在中國的話,冰箱都不見了」,「在中國行不通,因為沒有人敢對冰箱裡的食物的安全性負責」……看到如此獨白,我們是否會有一種受辱的感覺?難道說,中國人沒有印度人聰明,也沒有印度人有愛心?然而從現實來看,我們似乎不得不承認「非常的遺憾,這種冰箱,在中國這麼大的國家,竟然一個也沒有」。

作為中國人,我們或有理由捫心自問,如此愛心能在印度、而沒能在中國得以實踐並傳遞的關鍵到底是什麼?網友的一句「他們那裡有信仰」又是否能為我們打開些許思路?事實上也的確如此,只要以「中國人的信仰」為關鍵詞在網上隨意搜索,就不難發現,類似「中國人沒有信仰」以及「為何沒有信仰」的話題,都一直備受關注和議論。顯然,中國人之所以能得出「沒有信仰」的結論,不過是由於人心敗壞、精神淪落、道德崩塌已成為當下中國隨處可見的普遍與日常。一旦整個民族都表現出一種信仰缺失的狀態,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則隨之變得緊張,大家互為近敵、幾句話說不好就要動手;每個人都認為「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是理所當然,大家都在竭盡所能的保全自己,又如何顧得上施捨、救助他人?

若通過印度那則故事反觀中國人,其中的差別也就更顯得一目了然。喜歡占便宜的大媽為何會把不屬於自己的東西拿回家,不就是因為習慣了「只顧自己、不顧他人」嗎?在中國,一台冰箱若無人看管的放在餐廳門口,為何會極有可能消失的無影無蹤,不就是因為有人心存僥倖、覺得「沒人看見的時候做壞事不犯法」嗎?至於說,冰箱裡的食物為何會有安全問題,大家也都心知肚明,不正是因為涉及到整個食品安全這條「利益鏈」上的官商相互勾結、以權謀私,不惜戕害他人的私心與貪念嗎?

而這所有的壞習慣、壞念頭、極端惡行之所以能形成、產生、出現,顯然是由於中國人不再信仰冥冥之中所存的「善惡有報」的天理最終能決定人對物質的得失。一旦人們都認為行善、為惡根本與我無關時,就會無所顧忌的放縱源於「惡」的占有欲。且不說把自己的東西拿出來與人分享,甚至極有可能以搶占別人的東西為樂、為榮。如此,在這樣的世界中,又哪裡還有什麼愛心傳遞呢?

.

責任編輯:莆山

【大紀元2016年04月04日訊】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 Newsphere by AF the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