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临终前下了一道遗诏,平反了一个曾经最痛恨的人

1 min read

武则天在弥留之际曾经下了一道遗诏,引起了后人的注意。因为这道旨意里有一句话,是要求给一些人平反的,这本来没有什么,可奇怪的是这些人里有褚遂良,这就奇怪了。因为这两个人私下是有点过节的,而这位女皇帝又不是有仇不报之人,怎么会给他平反呢?

褚遂良是河南人,生于名门望族,家世显赫。而他本人也不是不学无术的二世祖,从小聪明好学,学识渊博,李世民就很器重他。太宗病重的时候曾经把他和长孙无忌一起叫到内室将他们二人任命为托孤大臣,还说有他们两人在他就放心了,这足以说明褚遂良的能力。 

朝堂之上他的立场很明确,是李治忠实的拥护者。 

当年前太子被废,朝野之中关于立储的声音一直不断,很多大臣都喜欢九皇子,也就是李治,认为他仁厚宽和,有仁君风范,而皇帝却偏爱自己的四皇子。

有一天,皇帝对几位亲近的大臣说,四皇子投到了他的怀里,抱着他说,自己到现在才成了父亲最亲近的儿子,这就是他的重生之日啊,现在他只有一个儿子,以后肯定要为父亲杀了他,再把皇位传给九皇子。皇帝说,这样懂事的孩子他怎么能不喜欢疼爱呢?

大概是慈父情怀吧,皇帝自己高兴,可是大臣们却对这事不知道说什么好,如果无人阻止,可能四皇子真就成了太子了,不过褚遂良站出来了。
说,等皇帝仙逝以后,四皇子执掌天下,怎么可能杀了自己的儿子让位给弟弟呢?皇帝这才想过来,最终立了老九当皇帝。
  
李治也很感激褚遂良,掌权之后一再提拔他,让褚遂良也成了一位权臣,可是他没想到,这位一心拥护他上位的忠臣却在立后这件事不和他一条心,屡屡阻挠他的想法。

公元655年,这时候高宗和武则天的感情已经很好了,再加上先皇已逝,二人之间再无阻隔,他便想要将自己心爱的女人册立为皇后,废黜不得他欢心的王皇后。

这天,他召集群臣开会商讨此事,可是大臣们怎么能同意呢?他们想要劝皇帝放弃这个想法,但是又不敢冒着杀头的风险劝谏,于是褚遂良主动站出来说,他是受先帝旨意的托孤大臣,理应尽忠,否则他百年之后无颜面见先帝。

皇帝首先以皇嗣为理由,说皇后一直没有生育,而武昭仪生了皇子,功劳显著,所以他要立武氏为后。这个理由倒是冠冕堂皇,可是有皇子的妃嫔也不止她一个啊!

褚遂良接着就站出来反对,说皇后是名门闺秀,也是先帝指定的正妻,再加上她又没有什么过错,怎么能轻易地就将其废黜呢?

他就这么不留余地的反对了皇帝的想法。

之后,皇帝无论怎么说他都不同意,导致这场关于立后的会议草草结束。不过皇上并没有死心,第二天再次谈起此事,褚遂良说,皇帝要另立新后不是不可以,但是要换人,不能立武氏,天下人都知道她服侍过先帝,现在皇帝要将其立为一国之母,不成体统。

这话几乎是明晃晃的打了皇帝一耳光,这事儿谁都知道,可是你拿出来说就是不给皇帝面子了!皇帝恼羞成怒可是无话可说,褚遂良却越说越激动,直说自己触犯了皇帝的威严,皇帝要治自己的罪不要紧,但是他不能辜负先帝的恩德,然后还将笏板放下,说要告老还乡。

皇帝气的不轻,在一旁偷听的武氏也很生气,恨不能当场杀了这个老顽固。

可是先帝钦点的辅政大臣,怎么能因为这样上不得台面的理由被杀呢,皇帝又不能忍下这口气,于是就把他贬到了现在的湖南长沙。

之后,皇帝力排众议,还是立了自己心爱的女人当皇后。

曾经扶持皇帝的情谊似乎在这次的劝谏中消耗殆尽,他的仕途迈上了高速的“下坡路”。公元657年,他被贬到今天的桂林,在当时已经算是比较偏僻的地方了,可是武则天还是不解气,一直把他贬到了越南!

这样不顺的仕途让有才又心怀大志的褚遂良十分痛苦,不久就去世了,享年六十二岁。

可是武氏也没想到褚遂良会去世吧,当她成为皇帝,见识到了大臣的千种嘴脸之后,她明白褚遂良确实迂腐,顽固的像块石头,可是他确实是忠臣,一心为国为民,所以在弥留之际,她留下了为其平反的旨意。

來源:網絡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 Newsphere by AF themes.